仇保興:“鄉村振興”決定中國夢能否實現
仇保興在第二屆中國(桐廬)國際民宿發展論壇上發表演講
“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約57%,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將開創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局面。”日前,國務院參事、住建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在杭州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不僅關系“三農”問題,也決定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否順利實現。
仇保興認為,世界上的國家大體可分為兩類。一是“新大陸國家”,外來移民為主,土地非常遼闊、地勢平坦的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等,城鎮化率可以達到85%以上甚至90%;第二類則是具有傳統農耕歷史的國家,原住民為主,地形崎嶇不平、人多地少,如法國、意大利、德國和日本,城鎮化率峰值一般只能達到65%左右。由于這些國家的市民的祖先大都來自于農村,一般易發“逆城鎮化”現象。
在仇保興看來,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耕文明國家,在廣大鄉村有文化之根和根深蒂固的“鄉戀和鄉愁”。同時我國農業現代化不可能是美國式土地規模型高度機械化的農莊模式,而必須走多樣化、適度規模、有機化和“一村一品”為主的綠色發展道路,這三大因素決定了我國城鎮化率到65~70%就會達到峰值,也說明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恰逢其時。
仇保興分析,當城鎮化率超過50%的時候,傳統的農村鄉土文化、田園風光、農業景觀就會成為稀缺的資源,廣大農村將成為一部分人口返鄉旅游、居住和創業的熱土,城鄉之間生產要素的雙向流動能造就中國式的農業現代化和增強國民經濟結構的韌性。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不僅關系“三農”問題,也決定中華民族復興戰略能否順利實現。
據統計,中國目前50歲以上的外出農民工數量急劇減少,50歲以上考慮回鄉,55歲基本回鄉養老。國務院曾發文解決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實際問題,這也是為過高的城鎮化預期打的“預防針”,也說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應對我國老年化問題的必由之路。
仇保興說,中國不可能像美國那樣有85%、90%的人可以住到城市來,65~70%是城鎮化的頂峰。現在有些地方城鎮化規劃目標為80%,甚至90%都有,為了人為拔高城鎮化率,甚至出現通過拔苗助長式撤村并鎮、趕農民進入城市社區等消滅農村的錯誤做法,現在應該將發展思路統一到“鄉村振興戰略”上來。
(原標題:仇保興:“鄉村振興戰略”是因勢利導的新舉措)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將構建17片公園游憩活力群
這是北京市首次提出“公園游憩活力群”的概念。活力群內,必要時將增補綠道、升級公園,還將統籌周邊的世界遺產、國家級文化場館、國家級體育設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等游憩資源【詳細】
專家解讀國家公園法頒布實施意義
國家公園法通過審議,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專家表示,國家公園法是我國首部關于國家公園的專門立法,其頒布實施對于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詳細】
北京海淀:“身邊公園”變身城市活力新空間
經過升級改造的海淀公園“憩心亭”,變身“討源書屋”,為公園增加了不少書香氣。記者從海淀區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公園綠色消費場景的不斷拓展,海淀區已建成示范性場景28處,累計吸引客流近百萬人次。越來越多的“身邊公園”向“新商圈”轉型【詳細】
新疆鐵門關:戈壁灘上崛起“公園城市”
以綠為底,向美而行。自2012年掛牌成立至今,短短10余年間,這座戈壁灘上的軍墾新城,已然書寫出生態蝶變的壯麗篇章。如今,鐵門關市公共綠化面積達8272畝,綠地率達4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9平方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