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門發布關于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
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對外發布關于加力推動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擴圍升級的通知。
通知提出,到2030年實現“百城萬圈”目標,即確定10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城市,對地級以上城市主城區和有條件的縣城社區全覆蓋;建成1萬個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服務優質,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規范有序、商居和諧的便民生活圈,打造500條“銀發金街”、500個“童趣樂園”,推動一批基礎型、提升型便民生活圈轉變為品質型,居民滿意度達到90%以上,商業網點連鎖化率達到30%以上。
通知提到,在2025年實現“有條件的城市全部行動起來”的基礎上,利用3年時間開展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從地級以上城市主城區向有條件的縣城社區延伸,形成一批典型經驗,實現便民生活圈對試點城市社區全覆蓋。鼓勵各地自主開展全域推進先行區省級試點,擴大便民生活圈建設覆蓋范圍。全域推進先行區試點地區堅持問題導向,對老舊小區、產業園區、城鄉接合部、縣城社區,有針對性加大推進力度,加強政策、制度、管理、模式創新。推動便民生活圈與養老托育圈、購物服務圈、15分鐘健身圈、娛樂文化圈、就業服務圈、健康醫療圈等相融。
通知明確,要加強整體規劃設計,一圈一策分類建設,科學布局商業設施。編制便民生活圈建設專項規劃或實施方案,將便民生活圈納入城市國土空間規劃、城市更新專項規劃。重點選擇人口密集、交通便捷的大型居住區,建設改造一批以社區商業中心、綜合型菜市場或生鮮超市為核心,沿街店鋪為延伸,集商業、休閑、文化、養老、托育、公共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社區商業街區。發展街巷經濟,分類打造“活力潮巷”“銀發金街”“童趣樂園”。
通知提到,要推動業態升級,補齊社區網點短板,優先配齊基本保障類業態,發展“一店一早”,補齊“一菜一修”,服務“一老一小”,布局“一收一洗”(再生資源回收點、洗車店),推動標準化改造升級,引進智能終端設備。把養老服務作為便民生活圈的必備業態,以及試點選取、建設、評估等工作的重要考量因素。多渠道增加公建托位供給,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和家庭托育點,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延伸發展托育服務,提升普惠托育覆蓋率。引導配置特色餐飲、新式書店、寵物店等多樣化業態。鼓勵共享客廳、共享自習室、共享工具箱等共享經濟模式。
在推動服務升級和管理升級方面,通知提到,鼓勵大企業輸出品牌、標準、管理和服務,帶動小微企業和個體戶門店創新轉型,鼓勵老字號企業優質商品和服務進社區。支持凈菜進超市,豐富“一人餐”和小包裝商品,滿足單身、銀發群體需求,鼓勵開通直達社區的微循環公交線路。鼓勵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發展智慧商店、AI食堂、自助售賣機、自提柜、無人數字終端等,推廣便民生活圈導視圖、網點動態監測地圖、“小修小補”便民地圖,利用大數據精準補建商業網點。
通知要求,加強政策支持。落實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平均不少于30平方米要求。將超市、便利店、菜市場、零售藥店等納入保障民生、應急保供體系,將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等納入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社區食堂、小修小補等微利、公益性業態給予房租減免等支持,對社區商業中心、菜市場等項目改造給予資金補貼。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將構建17片公園游憩活力群
這是北京市首次提出“公園游憩活力群”的概念?;盍θ簝龋匾獣r將增補綠道、升級公園,還將統籌周邊的世界遺產、國家級文化場館、國家級體育設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等游憩資源【詳細】
專家解讀國家公園法頒布實施意義
國家公園法通過審議,將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專家表示,國家公園法是我國首部關于國家公園的專門立法,其頒布實施對于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詳細】
北京海淀:“身邊公園”變身城市活力新空間
經過升級改造的海淀公園“憩心亭”,變身“討源書屋”,為公園增加了不少書香氣。記者從海淀區園林綠化局獲悉,隨著公園綠色消費場景的不斷拓展,海淀區已建成示范性場景28處,累計吸引客流近百萬人次。越來越多的“身邊公園”向“新商圈”轉型【詳細】
新疆鐵門關:戈壁灘上崛起“公園城市”
以綠為底,向美而行。自2012年掛牌成立至今,短短10余年間,這座戈壁灘上的軍墾新城,已然書寫出生態蝶變的壯麗篇章。如今,鐵門關市公共綠化面積達8272畝,綠地率達42.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9平方米【詳細】